【臨時空缺】是英國著名作家J.K羅琳繼哈利波特小說之後的嶄新著作,
不同於哈利波特所描寫的魔幻魔法故事議題,跳脫虛構想像的奇幻之旅,
作者這次以如同真實社會縮影般的劇情,將時空環繞在「派格福」地方小鎮,
以教區議員巴利‧費伯拉之死所留下的議會職位(書中暗指為臨時空缺)開啟序幕,
引發小鎮內人們一連串的勾心鬥角爭戰,
看似美麗平靜的小鎮中,隱含著政治利益的明爭暗鬥、
家庭間親情與矛盾衝突、青少年間的同儕關係等在慢慢發酵,
猶如蝴蝶效應般每一個細節都牽動著故事的發展而環環相扣,
究竟誰能獲得最後的勝利呢?抑或者全盤皆輸呢?
【小說架構剖析】
故事時間:
以巴利之死做為開端,最後以克麗絲朵之死為故事畫上終點,
從前者帶出死亡之後的「重生」,引發人覬覦議會空缺所期許為小鎮帶來嶄新且不同以往的變化,
而後者之死則表示告一段落的「沉靜」,
從被社會所漠視的問題讓人深刻體認到人與人之間的關聯和渺小,
摻雜的許多的無奈和悔不當初的遺憾。
故事地點:
設定在地方意識強烈鮮明的小鎮,帶出議會政治所牽動的連帶關係,
以及富裕與貧窮在生活水平的差異和問題,
凸顯出書中人身分不同所受到的差別待遇和為爭奪名利的明爭暗鬥,
每個人各自坐擁著不同的想法,為顧及自身利益為生活而努力奮鬥向上或沉淪。
透過種種對人物性格的細膩描述,猶如真實生活中的縮影,彷彿你我就是劇中的角色般,
劇情鋪張讓人彷彿身歷其中,具有高度臨場感。
人物角色:
環繞在為爭奪議會席缺男人間的爭權奪利、家庭間夫妻嫌隙問題與親子代溝和衝突、
青少年間對於友情性愛毒品的迷戀與對外在的叛逆、弱勢家庭間的補救問題與人與人間的虛偽應對,
每個人可能同時兼顧多重身分,外在看似健全完美卻蘊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問題,
透過立場、身分角色、觀念、溝通和誤會所引發的問題,
讓故事更顯錯綜複雜,而我們的人生不也是這麼一回事,
偶爾為了保護自己有時也會表裡不一,有時為了個人利益難免會犧牲他們來滿足自己,
甚至為了抒發不滿而做了傷害他人的事,這之間的對與錯有時難免會被一時的意念沖昏了頭而將道德觀念拋諸腦後,不是嗎?
若是身為一家之主的丈夫、父親,有著高度父權時代的觀念,名利和威望凌駕於妻子和子女的一切之上;
身為人妻有感於長期在家打理家中大小事卻未遭家人重視心中略有不滿,無法抒發;
處於叛逆期子女對於絕對專制的父權和總是逆來順受的母親高度不滿,更對於同儕之間自我意識甚高。
羅琳都一一將不同身分的角色賦予不同的生命,卻與我們所處的生活中絲好沒有任何違和感,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是常常身在不同角色立場總會有所轉換,
所以無法全然去定義誰對誰錯,頂多只能用道德觀的角度去對某些事作判斷,
當中不變的一點就是文末克麗絲朵以死去解決問題這點我最不能認同,
逃避不僅事情無法獲得解決,也讓更多人增加難以抹滅的傷痛,
也更因為社會角落有一群備受歧視、甚至是生活弱勢的人,
更需要有一群像巴利這項充滿溫暖、處處關懷的人去協助他們,這樣社會各個角落才會處處充滿希望和陽光,
停下腳步四周看看,別忘了隨時包持著關懷他人的心,或許那一刻你就拯救了一個人肯定自我的價值。
【結論】
作者將書中角色的個性細膩描述,清楚地刻劃出人物所傳達的真實情緒,
透過人物角色關係層層堆疊,讓劇情更加高潮迭起。
起初我原以為克麗絲朵單純只是一個有家庭問題且叛逆的角色,
故事重點應該會著重在大人間爭奪議會空缺的議題上,
殊不知青少年才是全書的關鍵,他們將暗藏在心中不敢表達的想法,
透過一則則胡鬧留言將一群大人耍得團團轉,反倒激起大人間的猜忌和恐懼,
最後原以為議會激戰應該會有個結果,但卻轉折似的以生病和死亡帶出人們最難以面對的課題,
因克麗絲朵的荒唐所釀成的大禍意含著年輕人的所作所為也會有錯誤的時候,
他們的想法並非全然是對的,而一直被大眾所漠視的弱勢問題也在此浮上檯面,
表示著問題不解決就像是未爆彈般遲早會發生事情。
或許「臨時空缺」正因為是暫時性的,任何人都可能隨時取代,
若不想輕易被取代則更需謹慎思維,下一秒沒有人能去預料,因此,真正的勝利更需要好好去掌握。
讀後心得應援活動,每人每天可投三票,
請大家幫忙大力按下去吧,謝謝,請按我
留言列表